乳酸性酸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控制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必须让血糖糖化 [复制链接]

1#

作者:医院李潭溪主任医师

摘要:糖尿病患者若能达到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满意或可接受的标准,糖尿病患者就不易得急性并发症,也可减缓慢性并发症的发展速度,并使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也易于控制。

关键词:糖尿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低血糖乳酸性酸中毒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

血糖达标无疑是糖尿病患者应努力做到的。由于糖尿病患者不能很好地利用血糖,而引起体内脂肪、蛋白质的消耗增多,直接造成了机体的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紊乱,而使全身组织器官的代谢异常。血糖过高,可以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甚至还会出现糖尿病低血糖和乳酸性酸中毒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血糖过高还能加速、加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而慢性并发症发又能出现急性危及生命或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尤其是糖尿病眼病,可突然出现眼底出血。糖尿病肾病严重时可出现尿毒症。糖尿病的慢性损害,还可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消化系统除胰腺损害外还会出现胃轻瘫,其他系统和部位还会出现尿潴留、糖尿病足、骨质疏松、夏科氏关节,还会出现糖尿病皮肤病、口腔黏膜病变、促使龋齿及牙周炎的发生,还可促使脂肪肝形成。在男性还可促进阳痿,女性更易患泌尿系感染等。并对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控制血糖可分三步:第一步使空腹血糖正常;第二步使餐后血糖正常;第三步使全天血糖正常。对于非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而言,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不一定正常;餐后血糖正常,空腹血糖大多正常;空腹血糖加餐后血糖基本上能代表全天血糖。对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则并非如此,这些病人尤其是Ⅰ型糖尿病患者,应做全天的血糖监测,即根据体检和胰岛素的应用情况,再设计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时间。但如无特殊临床需要,需每月检查的项目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一般为餐后2小时血糖)。需每3个月检查的项目为:糖化血红蛋白。因为糖化血红蛋白代表的是近2-3个月的血糖水平,且不受一时一刻血糖波动的影响。要知道,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轻重、生活质量下降程度、致残、死亡,都是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控制并发症的首要和必须做到的就是:让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一般为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在达标的范围内。

对年龄较轻的糖尿病患者,要尽量使空腹血糖能够降到6.1毫摩尔/升(毫克/分升)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能够控制在7.8毫摩尔/升(毫克/分升)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在4-6%以下。这也就是达到正常值了,这当然是最好的,是满意的结果。

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应力争到正常标准,但经努力仍达不到,就必须达到以下可以接受的标准。即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到可以接受的标准是:空腹血糖要小于6.9或7.0毫摩尔/升(或毫克/分升);餐后两小时血糖要小于10毫摩尔/升(毫克/分升);糖化血红蛋白:目前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若仍达不到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至少也要小于7%。若上述三项都做到了上述要求,就算做到了可以接受的达标标准。

总体来说,对糖尿病患者满意和能够接受的控制标准合在一起的达标标准,就是糖尿病患者的达标范围即:空腹血糖范围是3.9-6.9或7毫摩尔/升(70-或毫克/分升);餐后两小时血糖的范围是4.4-10毫摩尔/升(79-毫克/分升);糖化血红蛋白的范围是4-7%以下,但它可以接受的标准在6.5%以下则更好,故其达标范围为(7-6.5-4%)。糖尿病患者若能达到满意或可接受的标准,糖尿病患者就不易得急性并发症,也可减缓慢性并发症的发展速度,并使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也易于控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